文章来源:http://news.qq.com/a/20140217/017739.htm
資料圖:高均勻度零蒸發NbTiEBIT超導磁體裝置系統譚運飛和他的“第一次”記強磁場中心首臺試驗磁體通電“科研允許失敗,有問題有責任,我們擔著!”許多年過去,這句話依然時時回蕩在譚運飛耳邊。作為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(以下簡稱強磁場中心)副研究員,給強磁場中心第一臺試驗磁體通電的一幕,他將終身難忘。2007年,譚運飛進強磁場中心從事國家大科學工程“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”中混合磁體超導磁體的研制工作。譚運飛和同事們的主要工作是使用超導磁體在低溫條件下進行實驗。可是最初他卻放不開手腳,心理壓力不小:成功了還好說,萬一失敗了怎么辦?要知道,這些實驗每次所花的經費動輒高達數萬元。超導磁體成本高,制作工藝復雜,而制造出一套超導磁體就好似“一錘子買賣”,一旦設計與加工過程中出一點差池,后果不堪設想,甚至會導致上千萬元的科研投入打水漂。“超導磁體組負責人匡光力研究員看出了我們的顧慮。那句斬釘截鐵的話就是我們的定心丸。”譚運飛說。強磁場中心籌建初期,幾位前輩帶領譚運飛進行磁體設計、理論分析,之后,他們花了兩三年的時間進行預研,終于在2011年研制出強磁場中心的第一臺試驗磁體。接下來,譚運飛與同事們迎來了最緊張的時刻:給磁體通電。“我們24小時兩班倒,既為即將通電的那一刻感到興奮,畢竟幾年的工作即將迎接檢驗,可又擔心萬一工作不夠細致出了差錯怎么辦?”那幾天,譚運飛與其他設計人員一樣,夜夜輾轉難眠。可是,好運似乎沒有如他們期待的那樣降臨。磁體正常運行需要多項輔助條件,比如真空、降溫措施,同時還要保證電源,而那一天實驗所需的正常測試環境并不是十分理想。盡管如此,實驗還是照計劃進行。“準備通電!”指令發出后,譚運飛與其他科研人員立刻發現電流出現異常。一番調試再次通電,大家又發現低溫條件尚未達到。“無數次的測試與調整,讓通電過程變得漫長無比。”譚運飛回憶時,依然難掩緊張的神色。就這樣,一輪一輪磨煉,歷經幾十個小時的不斷調試,預研超導磁體通電最終成功,這也是國內首臺成功研制的CICC型Nb3Sn超導磁體。強磁場團隊獲得了不少寶貴的運行經驗。同時得到的實驗數據對驗證超導磁體的設計方案、加工工藝,以及未來磁體運行起到很大作用。目前,強磁場中心的混合磁體超導磁體正在緊張、有序地研制當中,建成后的混合磁體將能為國內外科學家開展凝聚態物理、化學、材料科學、地學、生物學、生命科學和微重力等學科的前沿研究提供強磁場平臺。(記者楊琪)正文已結束,您可以按alt+4進行評論
關鍵字標籤:永久強力磁鐵
|